《2020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全文發布
作者:千小慧
發布時間:2021-05-06
文章來源:IPRdaily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2020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34.7%,專利轉移轉化日趨活躍,專利保護成效顯著、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專利研發投入較大提高、合作創新成為企業重要創新方式。詳情如下:?
一、發明專利產業化率持續穩定在三成以上
調查顯示,2020 年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 34.7%,其中, 企業為 44.9%,科研單位為 11.3%,高校為 3.8%。“十三五”時期, 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整體穩定在 30%以上,其中,企業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保持在 40%以上。
二、專利權人遭遇專利侵權比例呈下降趨勢
調查顯示,2020年我國遭遇過專利侵權的專利權人占比為 10.8%,較2015年下降3.7個百分點,總體呈下降趨勢。表明“十三五”時期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持續向好,我國專利侵權易發多發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三、企業專利權人維權意識普遍增強
2020年我國企業專利權人遭遇侵權后采取維權措施的比例為73.9%,比 2015年增加12.1個百分點,近年來該比例連續提升。充分顯示“十三五”時期,我國專利權人維權意識持續增強,在遭遇侵權后能夠積極采取維權措施維護正當權益。
四、專利侵權訴訟賠償金額逐步提升
調查顯示,2020年我國專利侵權訴訟法院判定賠償、訴訟調解或者庭審和解金額中100萬元以上的占比為7.3%,較 2015 年增加4.4個百分點,近五年該比例整體呈現增長態勢。表明“十三五”時期隨著我國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侵權違法成本不斷提高。
五、近八成企業專利權人開展過合作創新
調查顯示,企業專利權人開展過合作創新的比例為78.3%。其中, 52.1%的企業專利權人與上下游企業及客戶開展過合作,34.9%與同行業企業開展過合作,27.5%與高校或科研單位開展過產學研合作。從企業專利權人開展產學研合作比例來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為40.5%, 是非高新技術企業的1.9倍。
六、企業知識產權收益預期進一步增長
調查顯示,38.2%的企業專利權人預計未來一年專利實施收益將有所增長,35.1%預計收益基本不變,僅3.8%預計收益將有所下降, 選擇“不清楚”的比例為 22.9%。我國企業專利權人總體看好未來專利實施收益增長。
七、證據搜集困難是跨區域維權難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專利權人認為知識產權保護跨區域維權難的主要原因是“跨區域證據搜集困難”,選擇該原因的專利權人占比達79.1%。企業規模越小,選擇“跨區域證據搜集困難”的占比越高,有 82.1%的微型企業選擇該原因。
八、提升訴訟糾紛解決效率是專利無效宣告制度首要法律作用
針對專利無效宣告制度作用的認同點,63.1%的專利權人認同專利無效宣告制度“為侵權判定提供支撐,提升了訴訟糾紛的解決效率”,認同比例最高,其中,近五年遭遇過侵權訴訟的企業認同比例比未遭遇過侵權訴訟企業高10個百分點,表明我國現行專利無效宣告制度在侵權訴訟中發揮了其專業性及準確性強的積極作用。
九、2020 年我國專利轉移轉化持續活躍
專利轉移轉化指數(PTI)由有效發明專利產業化率、許可率、轉讓率、作價入股比例、專利價值情況等分項指標數據根據年度變化情況標準化后加權求和而成。PTI 指數以50作為榮枯線,高于50時, 反映專利轉移轉化活動更加活躍;低于50時,反映專利轉移轉化活動萎縮。測算顯示,2020年PTI指數為 54.7,在榮枯線50以上,比上年提高3.6,保持在合理上升區間,表明我國有效專利轉移轉化活躍度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