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慧
發布時間:2018-02-24
文章來源:原創
品牌發展
據章丘鐵鍋“同盛永”傳承人之一劉紫木的不完全統計,除《舌尖3》播出當晚賣出的近3000口鍋外,截至目前,已有數十萬口鍋的訂單砸向他們,其中,有一半訂單來自海外。
今年83歲的王立芳老人和其家人,在章丘打了一輩子鐵鍋,當地許多鐵匠都出自他的門下。章丘手工鐵鍋制造需要經過12道工序,7道冷鍛,5道熱鍛。大大小小十幾種鐵錘工具,過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溫冶煉,三萬六千次鍛打,最終才能鍛造出一把合格的章丘鐵鍋。這道技藝歷史悠久,漢代時這里便是冶鐵重鎮。
但在2000年前后,手工鍛造鐵鍋行業曾經受到沖擊,直到最近幾年,人們再次認識到傳統鐵鍋的魅力,在熱愛手工的年輕人幫助下,王立芳和其他已經放棄的老師傅們又重出家門,在這個曾經的漢代冶鐵技術中心,章丘鐵鍋手藝又復興起來。
章丘鐵鍋的火爆并非偶然,也正是它告訴我們:好的東西出自千錘百煉。需要商標正名,也需要專利加身。
商標保護
《舌尖3》節目拍攝的章丘鐵鍋,早在2013年、2014年就申請了商標“臻三環”、“同盛永”這兩個商標。
“臻三環”商標注冊信息
“同盛永”商標注冊信息
經查詢,在2013年,濟南三環廚具有限公司委托千慧知識產權提交了第21類“臻三環”商標注冊申請,并于2015年2月14日獲得商標專用權。之后,又陸續申請“臻三環”商標第8類注冊保護,“同盛永”商標第21類、第35類和第8類的注冊保護等。至今,千慧知識產權也一直秉承“利他、誠信、專業、專注”的精神,為已成功注冊的商標進行著全面的監測服務。
專利保護
章丘鐵鍋的外觀圖
中國傳統工藝是需要知識產權保護的,它有利于調動人們從事研究和創作的積極性,才能讓我國傳統工藝與時俱進,也能夠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增強經濟實力。
在我國,《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中都有關于保護傳統工藝的規定,可以對傳統工藝進行著作權、專利、商業秘密以及商標和地理標志等進行保護,如工藝品生產者可以將某些符合要求的傳統工藝申請專利保護,可以將一些有價值的工藝生產信息作為商業秘密進行保護,有的還可以利用地理標志商標以提高其工藝品價值。
有著商標、專利雙重保護的章丘鐵鍋,已形成體系化的知識產權保護。請大家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認準品牌,同時在這里小編也提醒仿冒者和造假者,千慧將持續為客戶的知識產權權利進行全方位監測,違法使用“臻三環”、“同盛永”等品牌的商標或專利,是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保護民族品牌的發展,我們應站在法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