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專利申請數量的快速增加,專利申請人迫切需要快速得到授權,為滿足申請人的需求,國知局也出臺了很多措施來縮短審查周期,對,于發明專利而言,可以申請提前公布從而可以提前進行實質審查,從而縮短審查周期。那么還有哪些渠道可以加快申請程序呢?
目前,國內存在的加快專利審查的程序主要有專利優先審查制度、專利預審制度及專利審查高速路(PPH)三方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專利優先審查制度。
什么是專利優先審查制度
《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于2017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根據該辦法第十條,“國家知識產權局同意進行優先審查的,應當自同意之日起,在以下期限內結案:(一)發明專利申請在四十五日內發出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并在一年內結案…”。“優先審查”可在發明申請提出實質審查請求、繳納相應費用后具備開始實質審查的條件時提出。
然而,不是每一個發明專利都能優先審查的,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才行!
圖片
提交“優先審查”請求需滿足以下六種情況之一
(1)涉及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等國家重點發展產業;
(2)涉及各省級和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重點鼓勵的產業;
(3)涉及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施且技術或者產品更新速度快;
(4)專利申請人或者復審請求人已經做好實準備或者已經開始實施,或者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其發明創造;
(5)就相同主題首次在中國提出專利申請又向其他國家或者地區提出申請的該中國首次申請;
(6)其他對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義需要優先審查。
注:除了第五點外,優先審查請求書應當由國務院相關部門或者省級知識產權局簽署推薦意見。
“優先審查”需要的文件
(1)優先審查請求書;
(2)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信息材料和相關證明文件;
(3)除上述第(5)點外,優先審查請求書應當由國務院相關部門或者省級知識產權局簽署推薦意見;
(4)如申請人是企業,需上傳加蓋公章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請求優先審查需要了解的時間期限
《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第10條規定:
(1)發明專利申請在四十五日內發出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并在一年內結案;
(2)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在兩個月內結案;
(3)專利復審案件在七個月內結案;
(4)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無效宣告案件在五個月內結案,外觀設計專利無效宣告案件在四個月內結案。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9年9月25日發布的關于《專利審查指南》修改的公告的第二十三點,同一申請人同日(僅指申請日)對同樣的發明創造既申請實用新型又申請發明的,對于其中的發明專利申請一般不予優先審查。
優先審查對申請人而言有沒有不利因素呢?
事實上,對于發明專利申請而言,辦理發明專利申請優先審查,以及要求提前公開、要求提前進入實質審查階段等這些程序對專利申請人而言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以優先審查為例,雖然可能能盡早地獲得專利證書,但卻存在如下不利之處:
1.申請人需要提交現有技術或現有設計信息材料,為獲得這些材料,申請人需要進行檢索,從而增加專利申請成本;
2.審查意見答復周期縮短,第一次審查意見的答復周期僅有兩個月,有可能因為時間匆忙而使答復不在要點上從而造成權利喪失,如果第一次審查意見的答復在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發文日起超過兩個月,則會自動轉為常規審查程序,從而喪失了優先審查的機會
3.對于審查員而言,由于審限的縮短,有可能導致檢索喝審查不徹底而做出對專利申請人不利的審查決定。
此外,關于常規的提前公開的利弊,專利申請人在選擇提前公開與否的同時,應該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從長遠的角度慎重考慮,不要盲目選擇提前公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專利質量,并開始合理規劃專利組合,控制發明專利實質審查的請求時機。另外《專利審查指南》的修訂涉及到分案申請、延遲審查等內容,也為申請人提供了更多的申請模式和保護方式。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分享的專利審查快車道之優先審查制度方面的知識,如果您有專利需求,一定要記得找您身邊的知識產權管家——千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