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專利、商標和外觀設計的知識產權申請量創下新高,展現了全球創新生態系統在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期間的韌性。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世界知識產權指標》(WIPI)報告顯示,與以往經濟衰退的趨勢相反,在冠狀病毒病大流行高峰期,知識產權申請量依然強勁,并在2021年實現飆升。
2021年,世界各地的創新者提交了340萬件專利申請,同比增長3.6%,亞洲各主管局受理的申請量占全世界總申請量的67.6%。
在中國(+5.5%)、大韓民國(+2.5%)和印度(+5.5%),2021年當地專利申請量增長強勁,推動了全球專利申請量的增長,促使亞洲申請量所占份額超過了三分之二的門檻。美國(-1.2%)、日本(-1.7%)和德國(-3.9%)的當地專利申請活動量在2021年有所下降。
2021年,大多數國家的商標申請活動量實現增長,全球商標按類計達到1,810萬,同比增長5.5%。新品牌注冊的增長恰逢大流行病的混亂所引發的創業活動和風險投資交易的盛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活動量增加9.2%。亞洲各主管局的外觀設計申請量增長最大。
在報告匯編的約150個國家和地區數據中,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21年受理了159萬件專利申請,排名第一。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的相關機構緊隨其后。
此外,在商標申請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數量方面,中國也都居世界第一。
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說:“WIPI的最新數據顯示,知識產權申請量持續不斷地增長,主要是由亞洲的增長所推動,其他地區也大多呈上升趨勢。”他補充說:“大流行病期間的知識產權申請量走強表明,盡管大流行病造成了經濟和社會混亂,但全世界的人們仍在繼續創新和創造。”
不過,鄧先生指出:“這種韌性來之不易。又一輪的經濟衰退正在迫近,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已經加劇。然而,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諸如氣候變化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意味著我們必須繼續支持創新者和創造者利用知識產權制度將其想法變為現實,并創造出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