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的著作權之著作權侵權
作者:千小慧
發布時間:2020-05-14
文章來源:千慧視點
隨著時代演變及科技的進步,著作權與大家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上一篇,小編給大家介紹了什么是著作權,著作權法所稱的作品的表現形式、特點,以及如何辦理著作權登記。 今天,我們再來談一下著作權侵權的相關話題。
著作權侵權責任
著作權侵權行為呈現極為復雜的形態。從侵權行為是否借助第三者而發生的情況可分為直接侵權和間接侵權。兩種責任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具有不同的責任范圍。
1、直接侵權責任
直接侵權行為,是一種直接非法使用著作權或鄰接權的權利或妨礙他們行使這一權利的行為。侵權人的行為直接涉及作品,例如:在有著作權的作品上改變作者署名,對內容進行修改,未經作者允許擅自發表他人作品的都是對作者著作權精神權利的直接侵犯。就直接侵權的歸責應是,未經著作權人授權行使著作權人專有權利的行為就是直接侵權,應當承擔嚴格責任。
2、間接侵權責任
是指侵權行為并未直接涉及到受著作權直接保護的作品或受鄰接權直接保護的表演、唱片及廣播節目,而是因該行為為侵權行為提供了便利條件,行為人不自覺地參與了侵權行為,從而對著作權人和鄰授權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侵害。
著作權侵權行為
近幾年,知識產權案件數量不斷上升:據《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8年)》公開顯示,2018年全國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案件數量33萬件,2017年23萬件,增長41.9%;其中著作權案件19萬件,上升42.36%,著作權侵權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圖片類作品著作權侵權,侵權糾紛多發生于公司之間,涉案圖片主要為攝影作品、美術作品和圖形作品,不同作品、不同地域的判賠額的區別也比較大。
二、音樂類作品著作權侵權,音樂類作品以中國音著協起訴KTV經營者案件居多,針對音著協起訴KTV經營者的案件,索賠金額在每首歌曲1,000-2,000元之間,而每首歌曲最終獲賠金額在500-1,000元左右。
三、電影類作品著作權侵權案件,從1995年起,電影類案件數量總體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從2005年開始電影行業案件糾紛進入快速增長期。
四、字體類作品著作權侵權案件,在商業活動中,將字體作為視覺設計要素,進行復制、發行、展覽等使用字體的行為,范圍包括商標標識、廣告、海報及其他形式和介質的商業推廣。
五、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侵權案件,主要表現在非法安裝、使用侵權軟件;非法復制、銷售侵權軟件;使用第三方提供的含有侵權軟件的服務等。
著作權侵權賠償
據國家版權局通報,近年來,我國著作權登記數量持續上升,2019年全國著作權登記總量達418萬余件,相比2018年同比增長21.09%。與此同時,著作權領域維權成本高、侵權賠償數額低等問題也引發社會廣泛探討。
2020年4月,醞釀多年的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正案草案正式公布,草案首次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明確加大對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懲處和追責力度。根據草案,對故意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情節嚴重的,可以適用賠償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法定賠償額上限也由此前的五十萬元提高到五百萬元。
小貼士
在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最常見的就是字庫侵權和圖片侵權了,企業宣傳用的字體、圖片等如果不是原創的,侵權的風險就比較大,企業在委托設計公司時,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確,所使用的圖片和字體等一定是設計公司原創的或者是購買的正版字體庫和圖片。